
更新時間:2025-11-03      
瀏覽次數:5密集型母線槽出現故障時需按步驟排查,先切斷電源確保安全,再從外觀、電氣、連接三方面定位問題,避免盲目操作擴大故障,具體排查方法如下。
首先是斷電后的外觀排查,觀察母線槽外殼是否有明顯損壞(如變形、灼燒痕跡),若外殼變形可能是外力撞擊導致導體短路,需拆解外殼檢查內部導體;若外殼有灼燒痕跡,可能是過載或接觸不良導致發熱燒毀,需重點檢查對應區域的導體與絕緣件;查看母線槽接口處是否有灰塵、水汽進入,絕緣件是否老化(如變色、開裂),老化絕緣件可能導致漏電故障。其次是電氣性能檢測,用500V兆歐表檢測母線槽的絕緣電阻,若相與地、相與相之間絕緣電阻<10MΩ,說明存在絕緣故障,需分段檢測排查故障段(如從配電房開始,逐段斷開母線槽檢測),找到絕緣不良的段落并更換絕緣件;用萬用表檢測導體通斷,若某一相導體不通,可能是導體斷裂或連接螺栓松動,需檢查連接部位,重新緊固螺栓或更換斷裂導體。

然后是連接部位排查,檢查所有連接螺栓是否松動,用扭矩扳手復緊,重點排查發熱異常的接頭(如之前測溫發現的高溫部位),螺栓松動會導致接觸電阻增大,引發發熱故障;檢查分支單元接口是否密封良好,若接口松動或密封墊老化,會導致灰塵、水汽進入,需更換密封墊并重新緊固;檢查接地連接是否可靠,若接地導線松動或斷裂,會導致外殼帶電,需重新連接接地線并測試接地電阻。排查出故障后,針對性修復(如更換絕緣件、緊固螺栓、更換導體),修復后需重新進行絕緣檢測與空載試運行,確認故障排除后再帶負荷運行,確保密集型母線槽恢復正常。
